+ u7 z+ a% u* |6 O2 c
6 z7 o" P2 H/ J" H- ?$ ]* n* |: u8 y
既没有马云那么好的口才,也没有李彦宏那么帅。”马化腾曾经多次自嘲,说自己“很不幸”,“大家都是圈地,他们(马云、李彦宏)圈的都是楼,可以直接住。我们圈到的却是荒地,只能从铲沙、挖土开始,建自己的楼。”! S; n. K5 I1 W
9 y, k2 B5 m# y 实际上,马化腾算不上纯粹的“草根创业”。据传,在腾讯创立初期,其父马陈术曾开着奔驰前来给儿子做账。在11年的发展历史上,腾讯只是在早期遭遇过资金困局,从获得第一笔融资开始就一直是稳扎稳打,先利用无线增值服务实现盈利,转而依靠互联网增值服务壮大,布局网络游戏和门户业务。2010年最新一季财报显示,腾讯的网络广告业务收入为2990万美元,已经远远超过网易的1340万美元,稳居门户第三。- c3 g" E, L5 W2 D5 h9 Z/ a
/ W1 k [2 q# S6 J9 X 马化腾在业界以低调、务实著称,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腾讯的企业风格: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。 " O. u4 C4 f5 G1 D( N5 z1 |" U# p" M! Q. h0 z4 C
2006年7月,QQ同时在线突破2000万人,腾讯公司内部决定办一个庆功会,会上腾讯联席CTO熊明华问了马化腾一个问题:QQ同时在线人数何时能够到1亿?马化腾一笑:“这辈子我可能看不到了。”事实上,2010年3月5日,他就看到了。熊明华一定很后悔,没有和马化腾打赌“裸奔”。& F# ~3 U) C9 m# a2 @+ m
: q8 Q' D/ q) h! U' ^1 S8 w
实际上,马化腾有很多值得“裸奔式”庆祝的理由。目前,腾讯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,公司现金储备达到15亿美元;拥有中国本土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,账户数近10亿;是中国第一流量的门户;在网络游戏市场排名第一,占据超过20%以上的市场份额;电子邮箱流量也已经超过网易,雄踞榜首。 2 O1 ?6 h7 |2 a/ ]- z# w2 W ! T/ b8 m$ U" P$ W1 G% O 资本市场对这只彪悍的企鹅也是极力追捧。在香港,腾讯的股价一度高达每股171.80港元,上市6年间腾讯股价上涨了超过了35倍。要知道,被世界公认为近年来最具创新能力的苹果,其股价增幅才只有腾讯的一半。: X& H# B2 T) N7 [9 ^, f6 ]
2 O1 a. l5 |3 o6 Y& p1 R 也许,在马化腾看来,无论是搜索,还是团购,甚至是将来的视频,这些业务都是腾讯水到渠成的业务延伸。因为马化腾为腾讯未来的构想是,一站式互联网服务提供商。——围绕腾讯QQ打造“在线生活社区”,也就是“用户要什么,腾讯就有什么”。百度董事局主席兼CEO李彦宏对腾讯所谓的“在线生活”、“一站式服务”的评价是:基本上就是不给别人任何空间。 4 f- K1 e! D1 O& U- |1 q( } 9 L7 a% h* u4 @7 l# c 在CSDN总裁蒋涛看来,腾讯之所以什么都做,是因为它是一家以人(用户)为中心的企业,同类型的企业还有软件巨头微软,两家公司的产品战略更是惊人的相似。 : m9 b% t0 P. S- V2 Q9 v) X. n' O0 a: T2 |. b+ T7 i& K2 W
长期以来,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微软也是个典型的“全民公敌”。为了“抓住”用户,微软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市场变化,布局新的应用,以巩固其用户终端的垄断地位。在个人消费领域上,微软先后推出了浏览器IE、邮件系统Hotmail、即时通讯MSN、邮件客户端outlook、免费杀毒软件MSE,以及今年5月刚刚发布的在线版Office软件。5 } u$ p2 a/ q3 y
1 C* C" F5 E. L# M 而从另一方面讲,腾讯的进攻也是一种防御。互联网产业往往形势突变,Google市值超越雅虎,Facebook流量超越Google都发生在旦夕之间。腾讯最怕的就是突然冒出一个企业,被一种意想不到的商业模式或竞争策略打败。所以腾讯对于任何一个互联网的新应用都不敢掉以轻心。 * n$ t3 [% ^4 Y! Z+ L! v% j# ~' B' M9 F8 n4 T g/ l" u3 m
“360安全卫士、暴风影音的装机量都已经上亿了,如果周鸿祎或者冯鑫有一天跟新浪合作,也推新闻弹出框,马化腾不就郁闷了?”蒋涛认为,腾讯的产品策略之一就是:所有的互联网应用,只要用户量到了一定级别,腾讯一定要有,别人的产品可以暂时比腾讯做得好,但腾讯绝不会让它不可替代。 5 l% K% M& F# W$ Q; z 4 y/ i9 w7 Q9 N 当被问及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时,腾讯CTO熊明华给记者的答案不是超过10亿的QQ的注册用户,也不是某一项产品、技术方面优势,而是“耐心”:懂得在合适的时间推出合适的产品。” ) A6 b( O, l( o4 o: Z: c4 L6 E( l5 y6 t/ V0 _) x+ |3 y" {' u
因此,究竟腾讯还会做什么,没有人知道。 % B; ?- G' {, o+ p# E* r, L4 v5 I2 _# n5 ^
一直在模仿 1 g. ?( N5 \0 F& E Y% r; o0 O/ V. ?0 p# \
腾讯从来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却总能在成熟的市场中找到空间,横插一杠子。然而它选择的路径也使其饱受争议,那就是模仿,有时甚至是肆无忌惮地“山寨”。2 u* A" U. \3 U
3 h2 \# H2 i: t+ h
早在2006年,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就公开指责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“抄袭大王”,而且是明目张胆地抄袭。几年以来,类似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。直到最近,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还在质疑腾讯的创新能力,说它不仅不是卓越创新者,反倒是中小互联网企业的“创新天敌”。( p' K# c+ f4 G) a) E* u" i
9 t" @2 z0 p/ j( [% d. U 从模仿ICQ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OICQ(腾讯QQ的前身)开始,腾讯似乎就埋下了自己的“模仿基因”——先是从韩国引入了QQ秀和其他一系列增值服务,又模仿新浪建起了门户网站;在网游领域,学联众开发平台,跟着盛大引进国外网游,随着网易自主研发,之后布局的C2C电子商务网站拍拍,以及第三方支付财付通,无一不是“山寨货”,这也是腾讯遭人恨的根本原因。* f6 I, U0 W0 z$ C3 J
& Z$ }5 N- s$ a2 i
“微博、杀毒、电子商务到今天的团购,这些领域的商业模式在那儿摆着,人人都在抄,你凭什么要求腾讯高抬贵手,不去挣这个钱了?”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业界这种对腾讯的埋怨,就像“小孩儿撒娇”,是五十步笑一百步。! g. s4 d3 A1 q- h8 D
7 H4 q& @5 d" ]) r# J7 N ? 对于模仿的指责,马化腾的回应是:模仿是最稳妥的创新。 5 W$ ^; H* B% i3 S , b, [' Y6 [8 _4 U “创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,产品和应用层面的创新比较容易被人忽略。”一位资深互联网产品经理告诉记者,几乎腾讯的每款产品都能找出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所没有的优点,如腾讯QQ的群和显示最近联系人功能,QQ邮箱的超大附件功能,QQ游戏平台一上线就号称能承载上千万的同时在线,QQ还解决了困扰很多IM产品的联通、电信的互联互通问题等等。 1 O9 n I, |) L1 L4 E3 g( w' h3 o* U% [
事实上,腾讯获得突破的领域往往得益于应用层面的创新,腾讯总是能够通过QQ用户行为习惯的把握,将新产品与腾讯QQ这一核心进行结合,使其用户的优势得到发挥。同为技术出身,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坦言如果同是做即时通讯,自己在产品细节和技术上能够比马化腾做得好,但很难比QQ成功。因为马化腾是把互联网产品当成服务来做,其成功在于“打动人心”。 1 a' a" o" Y k( F* }2 ~+ k( n# N" r! H4 f
CSDN总裁蒋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虽然从商业竞争的角度,腾讯通过复制别人的商业模式进行无限扩张,是无可厚非的,但在客观上必然会扼杀一些创新的好苗头。这也和胡延平的观点一致,从某种程度上说,腾讯是互联网创新者的杀手。 9 I2 ]% `) q0 z$ m+ m, y+ _7 K# A. t- E7 u' E
腾讯的麻烦, w# f+ _0 y$ ~
; q) ?1 F: D# {0 }
四面制造麻烦的腾讯并非每次都能凯旋而归,甚至给自己惹上了不少麻烦。2009年6月,搜狐就因为输入法将腾讯告上法庭,称腾讯侵犯了其旗下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软件自主知识产权,并且利用QQ拼音输入法破坏搜狗拼音输入法服务,对搜狗实施不正当竞争,因此请求法院判令腾讯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,并索赔2000万元。" H( H0 }8 K, J
1 s1 h, B& ]7 ^: t; e7 m 能够让同为互联网巨头的搜狐撕下脸面,腾讯“与全网为敌”所招致的民愤可见一斑。 # x) |% a" I6 j# B+ w & }# k# C" M4 O; J B- Z! g 不过,身为山寨之王的腾讯也在遭遇“被山寨”。2005年成立的51.com,几乎腾讯每推出一个新的功能与应用,它都会加以“学习”、“消化”,并迅速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发出来。如目前在51.com平台上的“51商城”、“51群组”、“51秀”、“51问问”,它甚至曾经开发出彩虹QQ,免费提供IP地址探测、显示隐身好友等腾讯QQ的“增值”功能。* x$ w, I2 O# ]% E J3 t9 E! G# b
7 o. x, L' |; e3 M c
“能不能给大家一点建议,怎样才能抗衡腾讯呢?”在2009年游戏产业年会的高峰对话环节,当主持人抛给腾讯游戏总裁任宇昕这样一个问题时,除了任宇昕自己一脸骄傲,举坐皆苦笑。这位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游戏业务负责人也不谦虚: 只有跟腾讯合作,共同把市场一同做大。 4 |1 w, H2 x# X, s# s ; c) C* o, V L V/ h O5 ?2 E 在外界看来,腾讯庞大的身躯,依然潜伏着诸多暗流。实际上,因为腾讯在互联网界“无耻模仿抄袭”的恶名,使得腾讯全线树敌,成为众矢之的。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时时提防着腾讯的时候,腾讯将不再像以前那样收放自如。比如,为应对腾讯的搜索,百度就将搜索的提成比例从10%提升到15%。; q1 ~* D- |+ r! k+ t/ j
, l) V v5 i. a8 j3 B* y 而且,腾讯还算不上真正强大。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则表示,腾讯的模仿充其量只能让保持强大的现状,却不能使其引领潮流,真正走向伟大。“事实上,如果腾讯一味模仿下去,随着平台上的服务越来越多,单个服务的效率会大幅降低。”谢文表示,“而且,如果腾讯只是针对现有的QQ用户群体开发应用,未来QQ用户的人口特性将被固定在年轻群体的娱乐需求上,随着网民年龄结构的变化,腾讯就会被最终边缘化,而开心网、人人网及新浪微博(http://t.sina.com.cn)的崛起已经为腾讯的迟钝敲下了警钟。” 1 V6 n! b* P' Q0 J( r$ I) l1 b* S) D/ i/ q" }+ X
在很多人眼中,腾讯是最近接近Google的一家本土互联网公司。因为虽然Google目前的主要盈利点还是围绕其搜索产品的AdSense和AdWords,但它也是邮箱、地图、音乐无所不做,腾讯也是如此,虽然号称全民公敌,但它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IM和网络游戏所带来的互联网增值服务。. c$ F% s6 b9 X, j @1 G* J
. }1 F' c7 f" r$ W# J 但谢文却指出这只是表面现象:“腾讯和Google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”。他指出,Gmail、Google地图、Google Earth等产品虽然不赚钱,但是它们之所以被开发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理念:就信息整合与信息呈现。相比之下,腾讯的产品则显得杂乱无章,IM、网游、电子商务与门户业务之间并不必然的关联,其他公司单独做也能成功。据此,谢文认为,腾讯只是利用先发优势抓住了一大批用户,产品研发都是针对用户市场展开,追求短期效益,而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清晰地规划。6 {3 c) p# n6 G6 J* h
/ K7 U3 S) b% i* F2 f% E “建立在用户群上的腾讯是不牢靠的。”蒋涛认为,一旦未来人们更喜欢用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工具彼此联络,不再以IM为中心,腾讯的“大本营”就被攻克了,这意味其虚拟货币系统必将被超越,而网游、门户这些现有盈利点也不能保证一直有市场竞争力。 9 a* L7 [$ G* [. ^' l3 X& O o& e. b: d) q% C: M. B& ~+ j
“如果人们未来都不再依赖PC,改用Ipad和手机的话,微软无疑就完蛋了”蒋涛说。微软的今天可能就是腾讯的明天,IT产业往往形势突变,用户习惯的变化又是在旦夕之间,看看facebook和google所带来的一场场变革,腾讯当以微软和雅虎为戒。
作者: 天之蛟龙 时间: 2010-8-15 14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