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主考勤工资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姜堰人民论坛-姜堰第一门户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人坛
搜索
查看: 1179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影视分享] 《唐山大地震》冯导跟我们开了个玩笑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0-8-8 14:25:17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天之蛟龙 于 2010-8-8 14:26 编辑 5 J3 c' H- a! J+ ~2 D
$ l: J! _: R  @4 R
看《唐山大地震》的时候的确被感动得流了眼泪,完全取决于演员的卖力演出。说是在的演员的表演功底都非常好。可以堪称一流。可惜错就错在冯小刚上。电影上的软伤和硬伤不少,让人看后回想不是滋味。
1 B- b5 ?6 y! H" D' X首先,剧情有一些牵强,本来地震了,家破人亡,各分东西没有什么问题。问题就在于元妮抱出小方登的时候,居然不摸摸心跳,就直接认定方登死了。而方登压得满身是血的,醒来的时候居然只有一个眼睛肿了。当然这是硬伤,也就是不合情理的地方。/ x& W# f  r2 D1 ~% P- s
方达发家后开了个宝马车,这是被很多人认为有问题的,因为方达是个残疾人,少了一只手能不能考驾照在当时很难说,不过我以前在一个工厂上班的时候老板是色盲,也考了驾照,算是当年考证制度松的一个解释吧。
' e6 X1 p  P9 E$ ], X# k8 H冯小刚在片中安排的生活用品很多出现超时空,这是软伤,虽然不会对剧情产生多大影响,但对于时间轴来说让人无法接受,特别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法找到一点时代认同感。76年那段我不说了,我还没出生。86年那段我就见到了很多不属于那个年代的东西。
) W: K% q" ~* ^! P9 |. m3 H# D大概是以下东西:1.按键电话,86年中国的通讯刚刚起步,使用的是脉冲电话,86年应该是手摇式电话机,就是打电话的时候手摇,然后接通总机,总机再帮你连接你要打的电话号码,应该是到了88年才有拨盘式电话。而这个时候出现按键式电话显然超前了。而且最要命的居然是带液晶显示的飞利浦电话。% J5 a5 ^; j8 |, p4 Y
2.电子镇流器日光灯,这个至少超前20年,元妮的店用的是电子镇流日光灯,这可是21世纪才有的东西。: \/ C. L# D" O) F
3.平面直角彩电,86年大不分人还在用黑白电视,彩电也是木壳的球面彩电。不可能出现塑料外壳的黑色屏幕平面直角彩电。那是90年代中期的东西。
- B, b4 r! [" e! w6 ^4.塑料外壳热水瓶,这个也是90年代的东西,80年代都是铁壳的热水瓶,因为那时候模具的制作工艺造成的。
! o+ @1 L0 f/ r9 A+ A5.学校宿舍出现的疑似螺旋节能灯,当然不管是否是节能灯,那个台灯的款式至少也是提前了十年出现。* E7 `( _2 p5 B5 h: _3 X0 |0 w, \
6.新款的台灯和电烫斗出现在86年。
: p3 l& c( s% z/ n7.王老吉和红牛出现在86年。
4 {4 g* k. r5 K8.大众速腾出现在97年春节。+ j* [# U0 W& S( }+ B
9.纯平彩电出现在97年春节。1 H! l8 ~4 ~% n5 d9 W
10.《走进新时代》早了半年出现

- m( Y* I  D3 B0 q/ f) ]: Q: L) b$ z9 w
0 U/ j' \8 x& S" _$ V
3 _% v  r6 ~6 R" S
9 L) j) N- p2 N( ^
9 G, Y8 _9 Q: o& G+ k" A* W
# K! {* U$ a2 P$ h

3 E" z4 ~, M+ i  P# s2 _1 i/ G5 v5 o2 T

+ N3 G1 \7 O5 x7 I/ s+ b* H
; N4 j. i0 u! j* Q# i3 a5 x

! _% j  k# @. \0 c1 l) l* q

4 @/ B4 Q2 Q" @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8-8 14:25:38 | 只看该作者
《唐山大地震》片中哭点全记录 ; ~) M. b- |! _/ t
  《唐山大地震》这部电影有太多的植入广告,但很多哭点值得我们记住,现在让我们将这些感人的细节记录下来——
! }: @& j- `6 h  1、“老天爷,你王八蛋!”& @& j2 [1 L6 x3 H, ]' ]; Y
  哭点记录:主人公李元妮(徐帆饰)的丈夫被埋,了无生还希望,万念俱灰之下,李元妮对着苍天咒骂,这句发自肺腑话语,展现了地震灾难对于人们的戕害,虽然言辞偏激,但也会令到观众动容。6 ?: p* c9 W6 c; G  m
  2、“救姐姐,还是救弟弟?”
* t5 W( T; {+ N0 ]- X# a  哭点记录:这是全片最开始的情感高潮段落,一对子女被压在水泥板下面,在只能救一人的情况下,作为母亲的李元妮该如何选择呢?一家三口人的性命都维系在一句话之上,这样的选择让人悲痛。; n6 j8 x. [" D+ S0 c
  3、“救弟弟”5 E& A, t/ N# x/ e  J
  哭点记录:因为姐姐那边已经渺无声息,为了保险起见,李元妮只能选择救弟弟,但就是这样一句,让一家人背负了32年的沉重包袱。! U8 a/ n( f- U3 e
  4、“这张照片你留下吧”& X9 W6 r/ E; L3 C2 b
  哭点记录:李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子来看望他们母子两,虽然言语中少不了几句拌嘴,但大姑子说到最后,将李元妮一家照的全家福从背包里拿出来一张,对于在地震中失去了家人和财产的李元妮来说,这张全家福的分量抵过黄金万两了。
9 Z3 _: u1 J0 d. Q* U1 R0 H  A  5、“妈妈!”
" U' `6 m3 q5 m1 i  s1 P  哭点记录:李元妮因为拗不过婆婆的主意,终于同意让儿子方达跟随婆婆去山东济南,但婆婆和大姑子看到在汽车后面伤心欲绝的李元妮,最终还是让方达下了车,方达在远处大声的一喊,几乎是唤醒了李元妮的生命,母亲紧紧地将儿子揽入怀中,那种感动是让人难免落泪的。' g7 d& M; z1 z  J  i
  6、主席逝世
; F5 E4 A' w/ Y7 d( f  哭点记录:1976年9月9日,毛泽东主席逝世,《唐山大地震》中表现了全国各界人士悼念主席的场景,采用了一部分的纪录片,这些历史回忆相信会是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辈的观众为之感动。
+ b  X3 `( j0 Q3 i  7、“回唐山去找找你的亲人吧”
4 }; Y7 j2 {: E+ \  哭点记录:方登的养母弥留之际,给方登建议,让她回唐山找找亲人,但方登因为十几年前的那一次选择而不愿回家,养母亲吻了一下方登,母女两的真情让人落泪。+ Z3 }5 ^* B: R
  8、“你不是唐山人,你不会理解”8 ]& U8 }! u+ l$ T1 G
  哭点记录:方登和男友杨志情深意切,但方登无意中怀孕了,杨志劝方登打掉孩子,但方登说自己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,她是在运死人的车上醒过来的。像她这样死过一回的人,更加懂得珍惜生命,所以她毅然放弃学业,决定把孩子生下。0 j2 g( k% q: b7 f) z: Z
  9、“宝宝”
9 r- s; J' u8 d- p  ?  哭点记录:方达和妻子小河要回娘家过年,但他们还不到周岁的儿子要放到方达母亲李元妮这里,孩子那么小,做母亲的小河自然割舍不下,在告别的那一刻,小河湿润的眼眶也打动了观众。3 {5 Z8 M8 \9 m+ c1 ]1 _5 z$ _3 ~
  10、“我天天都在担心你”
* H  M3 W8 @( z9 P% T; a1 b  哭点记录:离家出走多年的方登带着女儿回家投靠养父,养父一开始对方登还是和颜悦色,但问起方登多年渺无音讯的原由,方登回答说是怕父亲担心,养父勃然大怒,训斥说:“难道你不和我联系,我就不担心了吗?我天天都在担心你!”
+ G) j1 h% w$ S8 b& D  11、“让孩子以后记恨我吧。”
- k2 B9 b* X2 Y# G- x  哭点记录:汶川地震,一个女孩的一条腿被压在大楼地下,女孩和抢救人员都有危险,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,女孩的母亲毅然决定锯断女儿的一条腿,她悲痛地说:“让孩子以后记恨我吧。”孩子的母亲不单单是为了保住自己女儿的性命,也是为了不让救护队员再出意外,在一旁的方登似乎也开始明白了当年母亲的用心。) ]2 F7 y/ B& G' i8 V" @! d( F
  12、“心都碎成渣了”# _! w, |. ~: n$ @1 w
  哭点记录:方达积极参与到汶川地震的现场救助,当另一位唐山地震的幸存者问起方达的家庭情况,方登回忆起了32年前那场大灾难,母亲失去了两位至亲,他的形容就是母亲的心已经碎成渣了,并且母亲也非常后悔没能救活姐姐。! u; p1 `; q/ f6 j
  13、“妈给你道个歉。”5 O' y; W. y3 U
  哭点记录:方登回家了,母亲李元妮见到了32年前失去的女儿,32年了,她一直以为女儿已经死了,今天女儿回来了,甫一见面,她就给女儿跪下了,她动情的言语也终于让女儿32年来的心结释怀,此处无疑会使得影院内的大部分观众为之动容。
( k0 F; s5 s$ S' M* G0 J- U  14、“妈,对不起!”
2 [) X( S3 J& X7 J+ p0 S8 x  哭点记录:李元妮带着一家人来给丈夫扫墓,女儿了解到了母亲多年来的苦心,诚恳地向母亲道歉,她知道32年来折磨了母亲太久,她不应该记恨自己的妈妈,其实姐弟二人不管谁活下来,做母亲的又怎么不心痛呢?反过来,假如当时选择救姐姐,方登就真的能无忧无虑吗?在那种情形之下,亲人之间,需要的是理解和牺牲。在唐山地震之时,也是李元妮的丈夫拼死护住了她,她才得以保全性命,而她的丈夫则被埋在了瓦砾之中,这就是对于家人所应做出的牺牲
板凳
发表于 2010-8-8 14:37:31 | 只看该作者
没有勇气,没有胆量看《唐山大地震》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人坛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小黑屋|姜堰论坛|姜堰人民论坛|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( 苏ICP备18040877号-1 公安备案: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4735号  人坛成长的足迹:   

GMT+8, 2025-10-3 20:09 , Processed in 0.111125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