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三伏,就是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初伏,意指进入三伏天。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。从夏至后第三个“庚”日算起,初伏(10天)、中伏(10或20天)、末伏(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算起,10天),是一年中温度最高,天气最热的时间。我们该如何防暑,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? 首先,在三伏天这种高温下,我们应该要注意避暑,尽可能的减少外出活动,如果出门在外一定要做好防晒,防暑工作,以免中暑。 三伏天“三不吃” 1.不宜多吃冷饮 
夏季酷暑难耐,尤其是三伏天,天气很热,那么冰镇饮料、冰激凌、冰镇水果成了大热天降温的食物,那么小孩和老人一定要注意饮食。第一:肠胃受到过量冷饮刺激,会加快蠕动,影响吸收。第二:夏季体温较高,如果这是肠胃骤然受到刺激,很容易会导致腹痛和腹泻,危害健康。 2.不吃大鱼大肉 有些吃货朋友,尤其是男性朋友,在夏季还是食欲旺盛,喜欢吃大鱼大肉,而蔬菜水果却吃的少,这会使得人们的身体维生素缺乏,导致上火等以系列的健康问题。其实夏天的食物很多,比如丝瓜、黄瓜、冬瓜、绿豆等,这些都具有清热解毒功效,但是肠胃不好的,一定要适量进食,防止胃受寒。三伏天一定要有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呦。 3.渴极不宜急饮 夏天出汗多,容易口渴,很多人会一口气喝下一大瓶水来解渴,这是不可取的。因为一下子喝进太多水,会增加心脏负担,甚至可能出现心慌、气短、出虚汗等现象,对身体的健康很不利。如果很渴的情况下,应该小口慢慢喝。也不要等到口渴时才想到喝水哦。 三伏天“四不做” 1.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,人们的汗腺属于分泌旺盛阶段,如果在盛夏夜晚露宿,会导致头痛、腹痛、关节疼痛,使得寒气入侵,给身体埋下不良隐患。 2.不宜缺少午睡 夏季气温高,并且昼长夜短,人们在白天体力消耗比较大,如果中午不午睡,下午就会使身体疲劳,人没有精神。中午的时候睡上半小时或者一小时,我们的身体会得到充分的休息,还有助于防止中暑。 3.电风扇不宜吹得过久 夏季有些人喜欢开着电风扇对着自己吹好久,或者是夜晚开一整夜的风扇。这会破坏人们身体出汗的平衡状态,导致身体头疼、头昏、无力等不适状态。对健康不利。 4.空调房不宜露腰、露出小腹 三伏天闷热烦躁,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内降温。但是,常在空调房内呆着的朋友要注意了,在空调房里衣要过肘过膝,不宜露腰、露出小腹,更不能让空调风直接对着身体吹。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,夏天反而比比皆是,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。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,如果在外出汗不要立刻进入空调房内对着冷风吹,因为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,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,损伤阳气。如果不外出也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,很多人的空调病就是这么来的。 酷热的三伏天,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出现,因此朋友们在三伏天想要保持身体健康,最好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,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为酷热造成的疾病,还可以避免三伏天之后遗留的疾病,让自己更加健康。 个人建议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|